少妇AV,久久精品日韩免费,免费国产午夜激情片,亚洲综合在线女女

  • <small id="fd64g"></small>

  • 
    
        1. <pre id="fd64g"></pre>
        2. 培訓預報 Training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心理培訓 > 培訓預報
          心理動力學督導小組招募
          Post2017.12.06 Read130

          為提高動力學取向心理咨詢師的臨床水平,吳明霞老師(注冊號:X-13-048)將對成長中的咨詢師給予理論與實操部分的指導。手把手教您如何進行初始訪談,如何理解來訪者的內部動力,如何處理在咨詢過程中遇到的各類棘手問題!





          小組督導的基本介紹


          督導師介紹:吳明霞,心理學博士,西南大學心理學部應用與臨床心理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精神分析取向心理咨詢向)為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專業(yè)委員會注冊系統(tǒng)的注冊心理咨詢師(精神分析取向,注冊號:X-13-048)。長期從事動力取向的心理咨詢的臨床實踐、教學和科研。著有多本學術專著及通俗讀物。 (詳細介紹請見下文)                                                                                                                                                        

          上級督導介紹:①段昌明(【美】堪薩斯大學心理與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為吳明霞提供 2 小時/月的小組督導;②Susan May Coulson(【英】塔維斯托克兒童心理治療師,英國兒童心理治療協(xié)會會員;現為 Islington Community CAMHS 兒童治療主任,負責為兒童心理治療學員提供督導,團體督導。)為吳明霞提供 1.5 小時/月的小組督導。





           督導的設置


          1.每周小組活動10次。每周一次,每督導三次休息一次。

          2.小組人數8-15人。

          3.每次督導1個案例。

          4.案例報告人需要提前按照案例報告模板撰寫案例報告,并提前一天提交案例報告給小組工作人員,由工作人員將案例報告的電子版發(fā)送至每個小組成員的郵箱。

          5.督導時間:每周日下午 6:30,每次 1.5 小時。

          6.督導地點:通常情況下為網絡督導,在某些時候進行地面督導(重慶市北碚區(qū)文星灣學府小區(qū)8棟1-2)。幫助大家線下相互熟悉,形成團隊。

          7.督導收費標準:150 元/次,一次性繳費,共 1500 元,中途退出不退費,10 次督導中可以允許 2 次請假,請假超過 2 次的部分費用照收。

          8.參與團體督導期間請遵守心理咨詢督導倫理規(guī)范,對其他參與者的個人資料予以保密。

          9.網絡督導時請注意保密要求,在沒有他人在場和使用耳機的情況下開展督導。

          10.督導過程中,督導師發(fā)現自己力所不能及的時候,會主動與您協(xié)商轉介事宜,并在您同意的情況下進行轉介或結束督導。

          11.上級督導:督導師為提高對您的督導效果,會接受專業(yè)上級督導師的督導,上級督導師將承擔同樣的保密義務。

          12. 督導期間,不接受您的任何饋贈。

          13.專業(yè)研究:在不公開您的姓名、職業(yè)、身份以及其它可能造成對號入座等情況下,該督導內容會用于專業(yè)學術領域的研究、論文、著作。

          14. 您需要與您的來訪者告知您所接受的督導及督導內容會用于科學研究及保密的情況(以上 8-13),在來訪者知情同意的情況下,簽訂咨詢協(xié)議,方可接受督導。 招生對象正在從事精神分析取向心理咨詢的人學校心理老師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人員心理咨詢師從事學校學生工作的領導與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心理學專業(yè)學生有志于成為中國心理學會注冊心理師的人.





          報名聯系方式電話:17783709548

          郵箱:[email protected]






          吳老師的話:我的研究集中于兩個領域:心智化及自我物化。從內在狀態(tài)來說,這是兩個相互對立看待人的視角。心智化指的是把人當人看,把人視為有內在世界,有獨特感受、想法、情緒、意圖的個體,而物化是不把人當人看,把人當物體看。自我物化是一個人以物化的方式看待自己。我關注女性將自我作為性的客體而導致的自我物化現象。


          心智化是精神分析體系內的一個前沿領域。該領域源起于依戀這個精神分析學派。我的研究興趣主要在于兒童青少年的心智化與其家庭養(yǎng)育之間的關系。目前所研究項目涉及的群體主要有關嚴重心理問題的人群,包括困境兒童、暴力犯罪青少年、物質成癮者的心智化特征及心智化干預。


          我關心心理學在改善心理病理問題的應用。我希望更多的人有更適切的視角來看待人心、理解人心、尊重人心。





          吳老師主要學術職務


          • 美國心理治療發(fā)展學會會員(2017)(the Society for the Advancement of Psychotherapy)
          • 重慶心理學學會精神分析專委會主任(2017.4-2021.4)
          • 重慶市社會心理學會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主任
          • 重慶市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事會理事(2015-2019)、心理創(chuàng)傷康復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2014-2018)
          • 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燒傷治療與康復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2014-2018)




          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專業(yè)受訓經歷


          • 中美心理咨詢和治療注冊督導師培訓(2016.6-2017.12)(【美】Carol A.Falender & Rodney K.Goodyear,中國心理學會)
          • 中英動力人際治療培訓(2016.8-2017.4)(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
          • 中英兒童青少年精神分析及心智化連續(xù)培訓(2015.11-2018.5)(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
          • 中英嬰兒觀察培訓(2016.1-2018.1)(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
          • 中英案例督導培訓(2016.4-2018.10)(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
          • 中德精神分析督導培訓(2015.10)(上海精神衛(wèi)生中心)
          • 中挪第三期精神分析連續(xù)培訓項目高級組培訓(2012-2015)(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
          • 中德第四期精神分析培訓項目初級組培訓(2008-2010)
          • 兒童游戲治療(2015.12.25-12.27)(中國心理學會)
          • 心理治療督導師培訓(2015.12.28-29)(中國心理學會)
          • 創(chuàng)傷及危機干預培訓(2015.4.18-4.19)(中國心理學會)
          • 咨詢倫理培訓(2014.9.28)(中國心理學會)
          • 結構式家庭治療連續(xù)培訓項目培訓2008年(【香港】,李惟榕)




          主要學術著作


          1. 專著:《社區(qū)戒毒人員心智化干預的理論與實務》科學出版社, 2017,即將出版
          2. 譯著:《動力取向心理咨詢和治療技術》Susan Howard. Skill in Psychodynamic 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 [M]. 重慶大學出版社,2017即將出版
          3. 譯著:《心理健康心智化干預手冊》Anthony W. Bateman, Peter Fonagy. Handbook of Mentalizing in Mental Health Practice[M]. 重慶大學出版社,2018年出版 
          4. 總主編及主編心理健康系列從書:

          《拋開不安.做幸福的母親-孕婦常見心理困惑及自我調適》,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5.8.1

          《成就職場參天大樹——職場常見心理困惑及應對》,重慶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版

          《尋找而立的支點——青年常見心理困惑及應對》,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11版  

          《直面心理困惑,彰顯男性魅力——男性常見心理困惑及應對》,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9版

          《澆灌美麗的女人花——女性常見心理困惑及應對》,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年7月版

          《護航燦爛青春路——中學生心智發(fā)展與心理健康》,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9版